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动态 »正文

创新引领 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0 10:33  浏览次数:481
核心提示:近日,科技部组织召开科技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与会发表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
 近日,科技部组织召开科技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与会发表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赵忠贤等20位代表在会上畅谈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体会。会议由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主持。 
  与会者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明确部署和要求,为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时代,科技界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从科技维度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科技强国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万钢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持续优化。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涌现出“天宫、蛟龙、天眼”等重大成果;科技体制改革纵深推进,资源配置、成果转化、收入分配等改革措施加快落地;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我国在移动通信、共享单车等领域成为世界标准的设定者。 
万钢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科技实力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作为衡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充分肯定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突出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并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系统部署。科技界一定要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加快部署,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科技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以钉钉子的精神全面抓好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王志刚强调,党的十九大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他要求,科技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科技工作全局,扎扎实实做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各项工作,坚决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科技创新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 
王志刚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论断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体现出科学技术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世界上的现代化强国无一不是创新强国、科技强国。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科技强国支撑现代化强国。 
人才战略 提升质量水平 
王小谟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战略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的十九大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未来,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人才,带团队,促进青年人才成长,为创新拔尖人才成长铺路搭桥。 
赵忠贤表示,过去的5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涌现了一批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建设了一批引领科学发展的大科学装置和研究平台。 
赵忠贤指出,十九大报告规划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蓝图。为此,他建议:一是结合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凝练一批大型科技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既能满足国家需求,引领世界,掌握核心技术,又能解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基础材料、器件和工艺问题;二是结合重大任务的承担,锤炼出一大批人才结构合理、世界一流的科技团队,除领军人才外,要注重对具有特别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对于人才应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受头衔和学历的限制。 
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表示,天津大学科技人才团队研发了座舱环境控制系统,使C919座舱内的空气新鲜程度提升了20%;“神工二号”随同“天宫二号”进入太空,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海燕”水下滑翔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创造了无故障航程最远、时间最长、工作深度最大等诸多纪录。因此,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统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涛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成就时,特别提到6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中国天眼”、“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3项都由中科院完成;天宫二号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2项中科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都是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成果。科技工作者要始终牢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先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作出重大创新贡献。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才让表示,要切实领会十九大对科技创新的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表示,中国钢研作为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和冶金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基地,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面向行业、面向自身”,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发挥转制科技型企业的独特作用。一是突出国家战略导向,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为核能核电、西气东输、高速铁路和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等提供强大的材料技术支撑。二是打造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引领支撑冶金及相关行业发展。要继续发挥“小核心、大协作”的优势,通过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共享平台等模式打造共性关键和应用技术平台,推进产学研用战略合作。三是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将重点推进中国钢研“大慧科技双创基地”(众创空间)建设,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与加速器。 
王志刚在总结讲话时表示,当前和今后,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继续深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努力打造先发优势。二是加强面向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布局,鼓励重大理论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三是以科技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四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五是培养和锻造国际一流的创新人才。六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法律政策文化环境。建立适应新产业发展的创新优化、快速响应、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点击排行